2017年沈阳市医疗机构放射专业质控调研情况
市卫计委下文放射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周军从2017年10月9日至10月30日对全市医疗机构放射专业质控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电话随访通知、微信群建立调研单填写与现场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共调查医疗机构92所,其中市直医院21所,厂矿医院9所,市管民营医院48家,区县医院14家。
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参与本次放射诊断专业质控调研的医院中具备放射科76家,占82.7%,没有放射科的16家,占17.3%,其中专业医学检验所7家,美容医院3家,眼科医院2家,其他4家,均为民营医院。
(二)设备情况:具备CT设备的市直医院19家,2家没有(妇幼保健所正在准备安装中),其中具备64以上CT的13家,2012年以前引进4家(接近更新),厂矿医院4家,民营医院4家,区县医院6家主要是郊区县。具备1.5T核磁共振的市直医院9家,厂矿医院2家,民营医院4家,区县医院5家。
(三)人员情况:放射诊断医生人数共496人,其中高级职称125名,占25%,中级职称227名,占46%,初级职称144名,占29%;年龄构成:<30岁67人(13.6%),30-39岁118人(23.7%),40-49岁144人(29.1),≥50岁167人(33.6%)。
二、医院放射科工作情况
(一)工作亮点
1.经检查,绝大部分医院都有放射科,体现了放射影像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放射线从业人员均具备放射线从业上岗证,诊断医生均具备医师执业证书,绝大部分CT、MR医师取得大型设备上岗证。
2.各市直医院、区县医院、厂矿医院及大部分民营医院均有多排螺旋CT及DR设备,市直医院、区县医院、厂矿医院有一半以上医院拥有64排以上CT,有近40%的市直医院及区县医院拥有1.5T以上MRI。
3.大部分市直医院及区县医院放射科均有医师、技师及护士编制,配置合理,分工明确。
4. 大部分放射科诊断工作取得临床认可,胶片质量合格,报告发放及时,阳性率比较高,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标。
5. 应用对比剂增强的医院,均对造影剂副反应高度重视,预案上墙。
6.多数科室均防护到位,符合放射防护规定。
7.科室规章制度均健全,落实到人。
(二)存在不足
1.安全防护未完全到位。按照规范要求,部分医院放射科面积不足,导致布局不合理,没有将放射防护区、工作区及候诊区分开。少数医院还有不同放射检查设备公用一个检查室的情况。
2.放射科设备相对落后。虽然近今年大多数市直医院、郊区县医院、厂矿医院和少数民营医院向后更新了多排CT和1.5T核磁共振,但与省属医疗机构的差距呈逐渐拉大的趋势,尤其在核磁共振上表现的最为明显,沈阳市省属医院大多数已经更新为3.0T核磁共振,256以上高速CT也比较常见,先市属医疗机构只有民营东北国际医院引进GE3.0T核磁共振,市属医院也有几家准备更新设备,希望得到领导的重视,逐步缩小与省属医院的设备差距,放射科是设备依赖科室,诊断质量好前提要有好的设备,没有好的设备,提高诊断质量成为空谈。
3.人员配置问题严峻,40岁以下医生比例约占37%,40岁以上占63%,与省内及全国相比明显呈反比,各家的设备情况也不尽相同,随着放射影像近20年的飞速发展,大家都认识到了放射影像的重要性,大型设备不断引进,医院、民营老板都愿意在设备加大投入力度,重视经济效益,但放射诊断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年轻医生的培养不利,重视短期效益,不愿意培养青年人,放射医生培养周期长,责任重大,易发生漏诊、误诊,一、二级和民营医院多数为退休的医生构成,多数不具备大型设备诊断的能力,并不具备复核的人员,对我们放射人是非常大的考验。
4.影像信息化水平不高,多数厂矿医院、区县医院、民营医院不具备PACS系统,放射科也更是没有独立的RIS系统,影像的存储、影像报告的存储与临床、包括病志不能有效的合二为一,严重制约了放射科的发展。。
5.放射教育亟待加强。放射影像专业的继续教育项目较少,医院重视不够,有的医生1年内不能保证能参加1次学术活动,有的技术员多年也不能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三)整改措施
1.改变观念、加强投入。21世纪是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以及临床诊疗工作的切实紧迫的要求,放射诊断在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确定、预后评估、复发监控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放射专业全面的弱势,使得加强放射科建设更加迫在眉睫。尤其是设备投入与放射诊断质量的关系及与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的关系重要性,还是没有完全改变,认为放射科是辅助科室,可有可无,放射科医生就是看片的,学一学谁都能看,放射诊断涵盖患者全身每一个系统、每一个器官,且每一种疾病影像检查的设备检出率也不近相同,都需要诊断医生细致、认真的观察,经验逐渐的不断积累,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合格医生。所以呼吁各级医院领导,重视先进设备引进,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呵护,应该改变依靠放射科挣钱的传统观念,放眼全局,把放射科定位在“引领临床诊疗”的位置,放射科水平提高,临床工作更好开展,各家医院才能留住患者,自然有更好的收益。
2.加强共享信息平台建设。依托现有的沈阳市远程会诊中心-影像中心和沈阳市医学影像网络会诊中心微信平台,为解决现有医院放射科投入严重不足,技术力量落后的现实困难,力争集全市市管医院放射科优秀专家,为大家解决简单的疑难病例会诊。随着各医院大型放射影像设备的不断引进,放射影像诊断成为难点,希望通过微信、点对点等多种远程会诊模式,为沈阳市的基层放射诊断工作保驾护航。放射诊断要求精确度高,难度大,精细的疑难会诊病例还是需要以点对点影像传输,观看原始数据和观看高质量的胶片,不能一概而论,坚决杜绝漏诊、误诊的发生。
3.加强继续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强放射人继续教育与学习,通过主办高水平的会议,为大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讲座,了解最前沿的影像信息与诊疗规范,为进一步放射诊疗质量提高做好准备,同时邀请大家加入沈阳市医学影像网络会诊中心微信群,由卫计委牵头2014年3月成立,坚持多年,一直致力于发布最前沿的医学影像信息和影像诊断规范、课件。现群成员达110人,为大家学习影像知识提供了最便捷的平台。
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放射诊断专业质控工作。
放射影像诊断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引领性,放射科建设发展的水平部分体现了一所医院的诊疗水平。全市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放射诊断专业质控工作,对放射科的建设发展从人、财、物三方面支持,对放射科建设发展中存在问题,要集思广益、攻坚克难,拿出具体措施,破除发展中的困难。
(二)切实落实各项质控要求。
2018年放射诊断质控中心将在原《沈阳市临床影像质量控制评价考核细则》的基础上出台新的《放射诊断质控评价考核细则》,从科室人员管理;影像技术、设备管理及防护影像诊断质量管理;科室制度管理;专业知识及义务培训等多方面,切实严抓各项质控要求落实,全面提高放射诊断专业质控水平。
沈阳市放射诊断质控中心
2017年12月4日
上一篇:增设沈阳市放射诊断专业质控中心 | 下一篇:沈阳市放射诊断质控中心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